2025年7月16日 中国上海)随着《GB 38507-2024工业地坪有害物质限量》新规于本月全面生效,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制造业核心区已强制要求新建工业项目采用VOC含量≤50g/L的地坪系统。这标志着传统溶剂型环氧树脂彻底退出主流市场,低碳环保地坪正式成为产业“入场券”。
政策高压驱动技术迭代
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地坪材料分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低VOC地坪材料应用率突破85%,较去年激增40个百分点。分会秘书长李明指出:“新国标将VOC限值从120g/L直降至50g/L,倒逼企业转向无溶剂、水性化技术路线。未通过环境产品声明(EPD)认证的材料将丧失投标资格。”
四大技术路线领跑市场
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低碳地坪技术正沿着四大路径高速进化:
-
无溶剂环氧体系——西卡新推出的Sikagard-7200快固型产品,实现VOC=0的同时抗压强度达85MPa,已在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完成30000㎡应用;
-
水性聚氨酯/聚氨酯砂浆——巴斯夫MasterTop 455水性聚氨酯凭借-30℃抗冻融特性,中标京东亚洲一号智能冷链仓;
-
高固含聚脲——宣伟Pro Industrial Polyurea以30分钟表干、抗冲击性提升200%的优势,成为广汽新能源维修车间标配;
-
生物基树脂——立邦EnviroGuard Bio采用35%大豆油改性树脂,碳足迹降低40%,应用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三期。
施工生态链面临重构
“材料变革正推动施工工艺革命,”业内资深工程师王强表示,“水性体系要求环境温度>10℃、湿度<75%,聚脲喷涂需配备Graco XT系列加压设备,施工企业需在年内完成设备及工艺升级。”据悉,西卡学院等机构已紧急启动水性体系施工认证培训,8月广州将举办千人规模的低碳地坪全流程大师班。
成本博弈中的转型红利
尽管低碳材料单价较传统产品高出30%-120%,但隐性效益显著:水性材料节省防爆施工成本30%,聚氨酯砂浆降低基面修补费用50%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采用符合新国标的材料可获取地方绿色补贴(如深圳每平方米补助45元),首批转型企业已实现综合成本持平。
行业前瞻:
随着欧盟EPD认证、LEED v4.1碳足迹权重提升等国际标准施压,工业地坪低碳化进程将持续加速。据预测,生物基树脂占比将在2026年突破50%,地坪系统正式进入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竞争时代。(完)